English

第十届“中国新闻奖”揭晓

2000-07-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许杏虎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写就的战地报道 《亲历炮火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7月4日电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界年度综合性新闻作品最高奖今日揭晓。190件新闻作品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7件,一等奖24件,二等奖57件,三等奖102件。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本报记者许杏虎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写就的战地报道《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和《亲历炮火》,观察深刻,感人至深,被评委们一致推荐为特别奖。本报记者杜弋鹏采写的《包头市缘何退出全国卫生城市评比》及本报刊登的漫画“——见到这位明星什么‘隐私’?请提供,付重酬!”获二等奖;本报记者杨荣,通讯员郭强、程瑜采写的《孟县数百亩国有天然林毁于大斧》获三等奖。

本届获奖的190件作品集中体现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去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人民日报的评论《祖国万岁》,饱含激情,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新中国50年来的基本经验。中央电台、国际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国庆五十周年庆典》现场直播,气势恢弘,催人奋进,极大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浙江经济生活报的通讯《中国农家半世纪》通过对浙江一户普通农家50年的跟踪采访,从小处着眼,展示了我国50年来广大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的摄影作品《首都各界群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澳门回归》抓拍及时,达到了“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瞬间。

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在危难时刻采写的消息《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第一个向国内报道了这一突发事件,及时有力地向全世界揭露了北约罪行。经济日报的评论《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主题重大,立场鲜明,对批判李洪志的“法轮功”邪教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新华社的消息《“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以事实破除迷信,弘扬了科学精神。解放军报的评论《“实力”救不了李登辉》正气浩然,击中了“两国论”的要害,戳穿了李登辉虚弱本质。这些新闻佳作充分反映了在重大事件与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我国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政治业务素质。

去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闻报道也有明显进步。中国青年报的述评《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着什么》、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挤“水分”》突破日常会议报道模式,深入挖掘,贴近百姓,解疑释惑,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佳作。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吉烟”现象》,批评了违背市场规律以行政干预市场的危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是舆论监督的力作。

本届评选由浙江省记协、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和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承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